重要论述
1939年4月29日
毛泽东在延安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关于国民精神总动员问题的报告⛹🏿♀️。报告指出🔽:我们的口号是长期抗战。中国需要全国总动员,政治的4️⃣、经济的👊🏼、军事的🔁、文化的等等,这样才能支持长期抗战。共产党是历来号召全国总动员的。国民精神总动员的纲领与办法,有它的积极意义——动员全国一切力量,对抗日本帝国主义🍡,争取民族解放;同时也有消极意义的方面——可能被坏蛋利用为压制革命势力。我们的任务,是发扬它的积极方面😷,防止和阻止它的消极方面,使它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谁是真正信仰三民主义的🧛🏻♀️,要看他实行不实行三民主义👨✈️💅,马克思主义者衡量一切东西的尺子🚴🏽♂️,就是实践。
1956年4月29日
毛泽东在会见拉丁美洲几个国家共产党的代表时,强调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谈到团结改造民族资产阶级时,他指出:争取中间势力很重要。我们对民族资产阶级,不但对他们的坏的一面作斗争,而且还给他们利益,一是给他们工作,二是给他们选举权。这样,他们才能拥护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谈到与其他阶级阶层的联盟时,他指出:无产阶级要团结小资产阶级,主要是团结不剥削别人的小资产阶级⬅️🤌,即独立生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用这种办法☛,可以把敌人变到最少🥷🏽,只剩下帝国主义与本国少数亲帝分子。对我们来说🏡,朋友愈多愈好,敌人愈少愈好🚶🏻♂️。为了这个革命目的🥷🏿,党必须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在国际上也一样。帝国主义是世界性的🤷🏼♀️,就有必要调动一切国际力量。最后👨🚒,他强调指出:中国的经验只能提供参考🤨。各国应根据自己的特点决定方针、政策👨🏼🌉,把马克思主义同本国特点相结合👻。抄经验是要吃亏的🍗,这是一条重要的国际经验🧑🦯。成功的经验在一国是成功的,但在另一国如果一模一样,不改变形式,反而会导向失败🤓。这篇谈话收入《毛泽东文集》第七卷。
1980年4月29日
邓小平接受卢森堡电视台制片主任鲍利等的电视采访时,谈到中国建设的基本方针和对外政策指出:中国是一个大国,又是一个穷国,完全依靠外国资金来建设我们的国家是不可能的,必须立足于国内😕,立足于自力更生这个基本原则。就是立足于自己,也要照顾自己的特点,完全按照别的国家的模式来建设中国是不可能的。但是,自己关起门来建设也不行9️⃣,必须充分吸收外国的先进经验,充分利用外国的资金、外国的技术,来加速发展🙍🏽。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这个社会制度的性质决定了我们对外奉行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们处理同其他国家之间关系的准则。一个国家的人民革命取得胜利,主要地依靠自己的力量。任何一个国家的革命,任何一个国家的问题的解决👭🏼,都必须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我们尊重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共产党自己的选择。他们应该根据自己国家或地区的特点🥷🏻,制定自己的方针、政策。
1983年4月29日
邓小平会见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总书记南布迪里巴德率领的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中央代表团时提出👱🏽♀️,各国共产党应根据各自的国情确定革命道路。他指出:一个国家的革命要取得胜利,最根本的一条经验就是🪴,各国共产党应该根据自己国家的情况👨🏼🎤,找出自己的革命道路。任何大党或老党都不能以最高发言人自居。一个党犯错误是难免的👉🏽,就是犯了错误,也要由自己去总结,自己去解决问题,这样才靠得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检验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他谈到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以后的任务指出🎱: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就是建设物质文明。与此同时🎬,还要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的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国际主义、爱国主义都属于精神文明的范畴🔟。这篇谈话的一部分以《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为题💠,收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2001年4月29日
江泽民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九十周年大会上讲话。指出:大学应该成为科教兴国的强大生力军。要继续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加快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努力在全国建设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一流大学应该坚持正确的办学思想👩🏻🦯➡️,注重形成优秀的办学传统♻️,形成鲜明的办学风格🍈,发展优势学科,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为国家和民族的兴旺发达作出贡献。一流大学应该站在国际学术的最前沿,紧密结合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依托多学科的交叉优势,努力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ℹ️,特别要抓好科技的源头创新,并推动科技成果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一流大学应该成为继承传播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场所和交流借鉴世界进步文化的重要窗口,成为新知识、新思想🧑🦽➡️👳🏼、新理论的重要摇篮,努力创造和传播新知识、新理论、新思想,不断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一流大学应该成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不断为祖国为人民培养出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中国要实现繁荣富强🫡,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中国人民要对人类作出更大贡献🙋🏼♂️,必须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的人才💒。
2008年4月29日
胡锦涛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和夫人及随行的访问团成员时,提出新形势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十六字方针💇♂️。他指出🦬:两岸双方应当共同努力,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切实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2016年4月29日
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推行互利共赢的重要平台。我们必须以更高的站位、更广的视野☞,在吸取和借鉴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以创新的理念和创新的思维,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使沿线各国人民实实在在感受到“一带一路”给他们带来的好处。
他指出,“一带一路”倡议⛎,唤起了沿线国家的历史记忆。古代丝绸之路是一条贸易之路,更是一条友谊之路🧙🏽。在中华民族同其他民族的友好交往中,逐步形成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特征的丝绸之路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继承和发扬丝绸之路精神,把我国发展同沿线国家发展结合起来🏊🏽,把中国梦同沿线各国人民的梦想结合起来,赋予古代丝绸之路以全新的时代内涵🏌🏿♂️。
他强调,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处理好我国利益和沿线国家利益的关系,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的关系,对外开放和维护国家安全的关系,务实推进和舆论引导的关系,国家总体目标和地方具体目标的关系。
他指出,我国是“一带一路”的倡导者和推动者,但建设“一带一路”不是我们一家的事。“一带一路”建设不应仅仅着眼于我国自身发展,而是要以我国发展为契机👩🏽🚒,让更多国家搭上我国发展快车🏞,帮助他们实现发展目标。我们要在发展自身利益的同时,更多考虑和照顾其他国家利益。要坚持正确义利观💦👩🏻🌾,以义为先🪶、义利并举🤹♂️,不急功近利,不搞短期行为🎇。要统筹我国同沿线国家的共同利益和具有差异性的利益关切,寻找更多利益交汇点,调动沿线国家积极性。我国企业走出去既要重视投资利益,更要赢得好名声🤓、好口碑,遵守驻在国法律👩🏻🦼➡️,承担更多社会责任🦻🏼。
他指出👱♀️,人文交流合作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真正要建成“一带一路”🏄🏻🫧,必须在沿线国家民众中形成一个相互欣赏、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人文格局📉。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人文基础。要坚持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共同推进,注重在人文领域精耕细作,尊重各国人民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加强同沿线国家人民的友好往来🧗🏼♂️,为“一带一路”建设打下广泛社会基础🧛💂🏼♀️。要加强同沿线国家在安全领域的合作👍🏿,努力打造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共同营造良好环境🧢。要重视和做好舆论引导工作👨🏻🦽➡️,通过各种方式,讲好“一带一路”故事,传播好“一带一路”声音⏏️,为“一带一路”建设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党史回眸
1954年
4月29日 中国政府代表团与印度政府代表团发表谈判公报,宣布双方在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协商,签订了两国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的协定⚱️。此后,六月二十八日✌🏻,周恩来在访问印度期间同印度总理尼赫鲁发表《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申明上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两国关系的原则🩶🙇🏻,认为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中印两国之间的关系*️⃣,而且也适用于一般的国际关系问题。次日,他在访问缅甸时🤴,同缅甸联邦总理吴努发表《中缅两国总理联合声明》🧑🏿⚖️☮️,确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也应该是指导中国和缅甸之间关系的原则。
2005年
4月29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同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举行正式会谈。会后双方共同发布《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这是60年来国共两党主要领导人首次会谈。
2020年4月29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分析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研究部署完善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研究确定支持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一揽子政策🧔🏼♀️。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讲话🦠🤽♂️。
转载自公众号❄️:共产党员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i69_CnJqgszOpMvmv9dAGA